网站导航
西险大塘

    西险大塘位于东苕溪的右岸大堤,是杭州北部一道重要的防洪屏障,历来是重要的一项水利工程。自余杭镇石门桥起,经余杭镇、瓶窑镇、良渚镇、仁和镇劳家陡门至湖州德清大闸止,全长44.94千米,其中余杭区境内长38.98千米。

    清嘉庆《余杭县志》云:“汇万山之水于一溪,下关杭嘉湖三郡田庐性命。”“苕溪天目乘高而下,县地平衍,首当其冲。”“余杭人视水如寇盗,堤防如城廓,旁邑视余杭捍蔽如精兵所聚控厄之地也。” 明陈善《南湖考》中如是写道:“苕溪一带,下贯杭、嘉、湖三府,大禹筑塘,名西海险塘。”《杭州府志》:“西大塘,旧以险名,当三苕汇合之冲,左多山,右皆平壤。”

 

 

 

 

 

 

西险大塘的终点——德清大闸,位于湖州德清境内。

 

    西险大塘的始建年代虽然不详,但从明代陈善的《南湖考》中,我们可以得知,西险大塘源于大禹的说法由来已久。民间传说虽然带有神话色彩,却不失为对大禹治理苕溪、修筑西险大塘的一种佐证。传说大禹当年在治理苕溪时,曾受到一条神龙的帮助,由神龙一一游弋划出南、北、中苕溪,从杭州浮玉山(今天目山)始,三溪往北并合成东苕溪(亦称龙溪),经武康、德清至湖州,将水引入太湖。而神龙最后亦化为堤塘从余杭一直延伸至了湖州境内来保护杭嘉湖百姓免受苕溪洪水的袭击。


 


 


 


    夏禹治平洪水,受到百姓爱戴,亦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东汉熹平年间(172-178),余杭县令陈浑在沿塘一带增设陡门塘堰数十余处,俾蓄泄以对,旱涝无旱。“浙江东径余杭故县,东汉陈浑移筑南城。县后溪南大塘即浑立以防水也。”(郦道元《水经注》)。至南宋淳熙六年(1179),钱塘县分段筑塘间以陡门,改名为"十塘五闸"。明永乐间(1403-1424),苕溪水冲决化湾塘闸,淹没民田,朝廷遣户部尚书夏元吉、通政使赵岳来浙,督修三年告成。正统十年(1445)又坍,遣工部侍郎周经来浙,动支仓米3700石,南关厂木3000株,修筑如故。嘉靖三十六年(1557),对黄鄱塘等进行加高培厚。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月,化湾塘闸被冲毁,钱塘县令聂心汤主持先筑备塘,后修水闸。万历三十九年(1611),余杭险要地段900丈,用木桩、块石加固堤脚,挑土培厚,次年完成。清雍正五年(1727),修压沙塘58丈。1946年,由专署召集有关各县代表组织东苕溪南北湖水利参事会,开始疏浚东苕溪与抢修西险大塘,次年2月,对杭县段堤塘进行全面修补。

 


 


 

 

    1963年,浙江省副省长王醒到西险大塘检查防汛工作时,要求西险大塘工地段采用砌石护堤,将原抛石护脚提高一步。以后,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数次修缮、加固,使得整个东苕溪的内部防洪体系得到完善,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拦、滞、御、导、排的防洪体系。西险大塘始成我们今日见到的模样。

 

 


 


 

 

    春天,万物复苏。苕溪岸边绿草如茵,野花遍野,牛羊成群。白鹭展动双翅划过清澈的水面,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夏天,每当梅雨季节来临,苕溪水会涨高很多,草荡都被淹没,仿佛到了汪洋泽国;秋天,《咸淳临安志》就说:“耆老传云,夹岸多苕花,每秋风飘散水上,如飞雪然,因名。”芦苇荡一路绵延,飞花摇曳,烂漫如春氛。到了冬日,又有渔人雪中垂钓,一派悠然自得。

 

 

 

    苕溪的山水清远,它一直以来都是历代文人青睐的对象。文徵明哦咏道:“予昔南游苕溪,舟出松陵涉雪浪湖口,见乔木阴翳,烟云杳绕,面水结庐者约一二百家。 ”  米芾则将这一片芦苇荡的禅心诗意融入了自己的笔端,写就著名的《苕溪诗帖》“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 张大千又将它变成画卷立轴收于方寸之间。(注:这些作品是以湖州境内苕溪为创作对象。)

    今天,除了欣赏西险大塘两岸的苕溪秀色,人们还可以到新铺就的沥青路上散步、健身。余杭瓶窑段的大塘上每天都有居民在这上面锻炼。无论温暖的春日,凉爽的秋季,还是严寒酷暑,只要不是冷风刺骨,一年四季在这防洪的堤塘上都能见到人们怡然自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