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3) "273"
全面推进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研究走向深入-浙江大禹文化发展基金会
网站导航
全面推进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作者:师永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与夏文化研究的重要批示精神,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座谈,就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研究再上新台阶提出了有益的理论与方法。

回顾

系列学术共识

1959年,徐旭生先生率队探寻“夏墟”,开启了考古学溯源夏文化的序幕。经过61年的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已发掘4万余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与共识。

二里头遗址发掘的价值    经过长期的田野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手工作坊、墓葬、祭祀遗存等遗迹,还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珍贵的青铜器、玉器、绿松石、象牙器、漆器等文物,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同期文化遗址中实属罕见,为探索夏商文化奠定了基石,是考古学的“圣地”,价值巨大。

二里头文化对溯源中华文明的贡献   二里头的一系列重要发现,确立了二里头遗址作为迄今可确认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存的重要学术地位。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辉煌的王朝气象,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成为距今3800~3500 年前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中国历史由“多元化”的邦国时代进入到“一体化”的王国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研究的具体问题   诸如:文化分期、文化内涵、文化属性、夏文化溯源、夏商分界、城址研究、文化传播、文化遗产利用等都出现了系列共识。二里头文化共分为四期,主体上属于夏文化,夏代开始的年代要比二里头一期早,夏商文化的分界在二里头与二里岗下层之间,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都城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性,不仅向江汉流域、长江流陕西关中地区、晋南地区扩张,而且其影响达到江西地区。要开展二里头文化遗产活化工程,全面展示遗产价值,使文化遗产走向公众。


讨论

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考古发掘,面积有限,最能体现二里头遗址价值和意义的大布局、大问题尚有较多空白之处,如自然环境变迁以及地貌环境对文化遗存的影响;遗址外围是否有清晰、规则的边界,是否有城墙、壕沟等防御设施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学术研究中虽已取得较多共识,但内部争议仍较多,不同声音时有发出。如夏是否存在、二里头文化是否是夏文化、二里头文化分为几期、二里头是否为夏都等。这些争议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研究还“在路上”。

国内从事二里头夏文化研究队伍人数少,与繁重的考古发掘与科研任务的矛盾十分突出。一线发掘者疲于抢救性发掘,主动性、大规模发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文化遗产展示、宣传、利用不够。与其相关的学术著作、普及读物、动态宣传片等严重缺乏,与良渚文化相比差距较大,无法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更无法实现其文价值“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


反思

纵深研究的路径

厘清历史文献与考古的关系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研究的过程,是传统历史文献学与考古学关系的一次全面检视。徐旭生先生在研读与选取文献的基础上,确定调查范围,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这是一个典范。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传统文献学的应用,与考古成果相印证;同时,也要尊重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切忌盲目相信文献。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强化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研究依据的是基本相同的材料,所的是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这是问题的关键,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西方理论的选取与应用,西方注重的是科学实证分析与理性研究,而中国传统史学中文献则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这并不能否定文献的价值,考古为据、尊重文献、综合解读才是可行之道,西方理论的选取与应用要慎重;二是夏朝有无文字的争论。从文明发展历史来看,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但其中也有例外,如南美印加文明;二里头遗址暂未发现文字,但研究的重点不应拘泥于对文字的执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也十分重要。

谋划重点研究议题,开展联合攻关   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动植物学等学科应建立联合攻关组,对研究中的重点与点开展联合攻关,如二里头遗址夏商时期聚落与性质研究、制度、社会结构、工业、环境和生业模式、聚落社会结构与关系、二里头文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以及二文化与黄河文化研究、二里头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研究、二里头文化与其文化遗址的比较研究等。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支持力度     从政府、学术界、社会力量三面出发,全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从人才、金、课题、规范等方面强引导,建立多级支持体系;学术界要加强学术研究,勇于承担学术责任,从日常学、学生培养、学术研究、社会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社会力量则参与的更为广泛,人才、资金、技术等都是参与要素。还有,加强对考古学成果的吸收用,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与二里头申遗为载体,扩大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力,统筹推进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考古发现、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宣传普及、交流互取得新进展。



师永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来源:文博中国